各病院动态
8月1日,我院心内科为一名髂动脉闭塞肢端坏疽、截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行髂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实现血管再通。
来自安康的患者熊某,男,64岁,7月前出现间歇性跛行伴静息痛,因既往曾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患者误以为病情反复未予重视,直到腿部不适症状加剧,3个月前出现左侧第一、五足趾青紫、坏疽,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左髂动脉闭塞,无奈前往西京医院进行了左下肢截肢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强烈打击。然而,术后半个月伤口仍愈合不良,并且出现组织坏死、脂肪液化,听闻我院心内科二病区程康主任在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上经验丰富,遂慕名前来就诊。程主任细致分析病情后,认为患者髂动脉闭塞,肢体末端供血不足是导致伤口愈合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行髂动脉支架植入术,打通闭塞血管后有望大幅改善患肢血运循环,达到伤口愈合的效果。
入院后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完善相关检查,同时辅以药物对症治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在骨外科、麻醉科以及介入导管室同仁的协助下,经左肱动脉入路实施介入手术,术中多角度造影见左髂总动脉和左股动脉完全闭塞、右髂总动脉狭窄85%,分别植入3枚支架以球囊扩张病变部位,历时4小时终于顺利打通“罪犯”血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肢温度显著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情绪也逐渐好转,已于近日出院,出院后患者向我们反馈伤口愈合。
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狭窄性病变、动脉瘤、动静脉血栓形成等,有很高的致残率和一定的致死率。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大动脉炎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温度降低、脉搏减弱或无脉、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严重时远端肢体坏死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介入治疗相较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合并症少、定位准确等优点,外周血管疾病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在当今临床诊疗活动中可谓独辟蹊径、异军突起,未来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