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院动态 > 各病院动态

各病院动态

揭秘|住进ICU后“性情大变”,这是怎么回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2     作者:   分享到:

在ICU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场景:

“我女儿呢?她刚刚还在这,她在哪儿?”

“医生救命!有人想杀我!”

“5床患者情绪突然出现波动,自行拔出尿管、胃管,拒绝所有治疗,甚至骂人,打人。”

 

如果你看到家人朋友住进ICU后是这样的

请不要误解医护人员,

觉得自己的亲人是不是遭遇了“虐待”而出现神志不清

其实,出现的这些情况,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谵妄。

一、 何为谵妄?

谵妄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意识混乱和认知障碍,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稳定、幻觉、错觉、妄想等。谵妄是ICU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80%。

二、 为何会发生谵妄?

1. 个体因素

首先,年龄是ICU谵妄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谵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大脑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代谢功能障碍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相关;此外,文化程度越低可能越容易发生谵妄,较高的教育水平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皮层突触密度增高,抑制淀粉样蛋白聚集,引起神经系统结构改变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其次,有研究证实吸烟使谵妄的发生风险增加了1倍,既往有大量饮酒史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谵妄,酒精会对神经产生毒性,使神经细胞发生变性,破坏脑组织,导致大脑皮层代谢率减低。

2.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麻醉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患者大脑缺血缺氧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容易引起谵妄。除此之外,术后伤口疼痛可能会引起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反应的准确性下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3. 环境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中各种仪器运转时的声音、其他患者痛苦的呻吟声、医护人员护理操作声音、抢救时的噪音,以及环境相对封闭,无法接触自然光照、常常夜间灯火通明等种种因素扰乱患者的生理规律,病人昼夜颠倒日夜不分,再加上ICU不允许家属陪护,导致患者焦躁不安,恐惧感加剧,从而增加谵妄的发生。

4. 药物因素

ICU中患者常常因为病情需要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如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等,容易在体内蓄积,一些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代谢较为缓慢,会引起谵妄的不良反应。

三、 如何预防谵妄的发生?

1. 非药物预防

改善睡眠质量,比如减少ICU的噪音、夜间尽量关灯、集中治疗护理操作等; 早期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肢体活动和认知训练,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束缚,家属的亲情关怀可提供情感支持,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还要向患者和家属科普谵妄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 药物预防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是指以“安静、舒适、合作”原则作为ICU内重症患者镇静镇痛的理念,用最少的镇静药物为患者建立最佳的舒适度,减轻疾病疼痛的同时,也可减少一些治疗和操作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焦虑, 患者感到舒适且愿意配合治疗,可以预防谵妄的发生。

西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为每一位重症患者提供精心的诊疗和无微不至的护理,家属也可以每天定时进入病房看望患者。在这里,ICU不仅是一个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更是一个敬畏生命、有人文关怀、充满温情的生命绿洲。

微信图片_20241111170644.png

(ICU护士为患者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