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药剂科经过前期的准备,近期开展了利奈唑胺监测新项目,可检测人体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
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对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的屎肠球菌均显示了良好的抗菌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感染等。
多项研究表明在特殊人群中利奈唑胺的药物清除率个体间差异较大,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过高可能引起毒副反应(如血小板减少),浓度过低会导致治疗失败。故对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利奈唑胺的治疗性药物监测(TDM)在指南[1]及共识[2]中被广泛推荐,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西安市第三医院药剂科血药浓度监测室配备了岛津8040型液质联用仪,通过LC-MS方法近期成功建立了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重现性好的特点。目前,药剂科血药浓度监测室已开展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免疫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以及抗菌药(伏立康唑、万古霉素)等数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随后会根据患者需求开通更多的治疗药物监测项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注意事项
1. 标本采集采血管:EDTA抗凝管(紫管);采血量:静脉血2-3ml。2.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采血时间?利奈唑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时,推荐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首次给予负荷剂量2天后,在下一次给药前半小时内采血。 3. 利奈唑胺目标血药谷浓度为多少?建议维持利奈唑胺的谷浓度为2-8 mg/L。4. 利奈唑胺的血样存储条件及送样时间?出于对利奈唑胺稳定性的考虑,采样后应立即冷藏,并于6小时内送到门诊4楼血药浓度监测室(收费室旁)。5. 利奈唑胺TDM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推荐重症患者、肾功能不全/亢进、肝硬化患者进行利奈唑胺 TDM;▶ 推荐儿童、老年人、肥胖患者进行利奈唑胺 TDM;▶ 推荐服用已知与利奈唑胺相互作用药物(如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氨氯地平等)的患者进行利奈唑胺 TDM。6. 特殊人群应如何调整利奈唑胺剂量?
(1)肾功能不全患者:▶ 未接受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建议300mg,q12h ;▶ 必须考虑透析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利奈唑胺剂量不足问题,必要时应根据TDM增加剂量;▶ 无论肾功能不全患者是否正在透析,我们建议根据TDM调整利奈唑胺的剂量。
(2)肝功能不全患者:▶ 在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中不建议调整利奈唑胺的剂量;▶ 在ChildPugh C级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建议减少利奈唑胺的剂量。
(3)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 MIC ≤ 1mg/L:建议600mg q12h方案;MIC = 2mg/L:建议600mg q8h方案;MIC > 2mg/L,建议改用其他敏感抗菌药物;▶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无论使用哪种剂量,都应根据TDM结果进行调整。
(4)儿科患者:建议根据TDM调整儿科患者的利奈唑胺剂量。
(5)肥胖患者:▶ 标准利奈唑胺剂量不足以治疗肥胖患者,建议调整剂量;▶ 应根据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利奈唑胺的剂量,不建议应用600mg q8h方案,因为该方案会增加血小板减少发生的风险。
(6)结核病患者:▶ 建议用利奈唑胺600mg,每日两次,为期1个月;▶ 对于长期治疗(如果耐受到治疗结束),建议每天一次,最大剂量为600mg。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肾/肝功能正常的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的利奈唑胺推荐剂量为600mg q12h;▶ 11岁以下儿童为10 mg/kg q8h;▶ 早产儿(胎龄:34周)和7天大的婴儿为10 mg/kg q12h。
参考文献:1. Abdul-Aziz, M.H., et al., Antimicrobial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a Position Paper(). Intensive Care Med, 2020. 46(6): p. 1127-1153.2. Lin, B., et al.,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nd individualization of linezolid.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10: p. 96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