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为落实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市质控中心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标准化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经过调研、论证及前期准备,9月22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正式成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控制中心,挂靠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由西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钱露担任中心主任。
静脉用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占有特殊地位。据统计,我国每年有90%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药物治疗。因此,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也是医院药学服务和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简写为PIVAS,简称静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静配中心通过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
西安市静配用药集中调配质控中心与西安医学会临床药学学分会均挂靠在西安市第三医院,推动了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对建设高质量的静配质控队伍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西安市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控制中心设顾问两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五名,委员和秘书十九名。本次静配用药集中调配质控中心的申请得到了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的大力支持,西安市第三医院药剂科也将以此为起点,在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和各委员单位一道,以严谨的工作理念推动静配中心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同时积极联合省静配质控中心,开展省市两级静配质控工作,建立健全市静配质控体系与规范化准入、监督、运行流程,为综合提升市级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配置水平而不懈努力。
科室简介
西安市第三医院药剂科由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急诊药房、中草药房、药库、临床药学室、血药浓度监测室和静配中心组成,是西安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控中心成员单位,设有西安市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精准用药研究平台,曾荣获西安市青年文明号、陕西省青年文明号,连续五年荣获医院先进集体荣誉。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1人,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51人,护理专业人员20人。其中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 博士4名,硕士1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85%以上。
西安市第三医院静配中心是市属医院中较早严格依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及陕西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验收标准建设的要求建设的静配中心之一。于2020年11月投入运行,总建筑面积550余平方米,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31人,目前承担了27个住院病区的普通药物、抗菌药物、危害药物及肠外营养药物以及透析基础液的配置,日调配量2500瓶以上,覆盖90%以上床位。具有优良的团队合作与奉献精神。建立有系统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岗位职责和应急预案,各类质控环节登记18大类,每月常规进行院科两级质控检查与持续改进,具有丰富的质控工作经验。
2022年6月,依托西安医学会药学分会,承办了静配中心运行管理与药学服务线上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静配中心管理专家、省市静配中心专家共同研讨静配中心管理与发展问题,取得了良好反响。
2022年9月,受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牵头对全市静配中心运行成本进行测算,为我市药学服务定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配合陕西省静脉用药调配质控中心全省静配中心成本调研工作。
参与陕西省静脉用药调配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手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分册)》第一、第二次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静配中心的优势
突出了药师专业技术药物调配的应用。充分发挥药学人员专业技术特点,在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框架下,加强了医嘱审核评估及各工序环节核对,全程技术把关确保了成品输液质量。
前置医嘱审核,为静脉用药安全增加一层保险。静配中心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50%以上,4人具有临床药师资质,11人有省内外领先的静配中心学习进修经历。所接收的医嘱由取得资质的药师进行人机并行的适宜性审核,减少了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发生,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危害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集中调配。调配人员在规范压差梯度的万级洁净操作间,规范的防护条件在百级生物安全柜操作台完成药品混合调配,真正有效的减少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避免了病区分散调配造成的环境和人员污染,确保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安全。
节约人力资源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相较病房分散调配节省人力资源约35%以上,统排统配模式下,极大的降低了卫生耗材的消耗。实现人力成本与耗材成本双降低,最终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的操作与多重核对、质量控制流程,大大降低了药品流失、变质和过期失效现象。